專欄banner

醫療亮點

醫療界有「瑪莉」之稱的—傷寒

傷寒(Typhoid Fever,又稱Salmonella typhi),清末時譯為腸熱症,後受日本影響,音譯為腸窒扶斯,又被稱為濕溫傷寒、腸傷寒、傷寒熱,它是一種常見的傳染病,在世界各地都曾發生,通常起源於食物或飲用水遭到帶原者糞便所污染,很快造成大流行。它是由傷寒桿菌(Salmonella typhi)造成的急性腸胃道傳染病,傷寒桿菌會破壞小腸壁,造成高燒及內出血。

另一種由副傷寒桿菌引起,與傷寒特徵類似的傳染病,稱為副傷寒(Paratyphoid fever)。

症狀

傷寒的症狀包括長期緩慢的發燒,可達39°至40 °C103°至104 °F),其他症狀有出汗、腹痛、腸胃炎、嚴重腹瀉、頭痛。有部份的人,身體會出現玫瑰色斑(rose spot)。腸道出血或穿孔是其最嚴重的併發症。

傷寒桿菌會隨著糞便和尿液排出體外,透過蒼蠅、蟑螂等媒介傳染給健康人,傳染力很高。

病源

傷寒桿菌和副傷寒桿菌,均為沙門氏菌(Salmonella species)屬。

治療

治療上,現代醫學採取的抗生素有氨芐青霉素(ampicillin)、氯黴素(chloramphenicol)、磺胺劑(trimethoprim-sulfamethoxazole)及fluoroquinolone類如ciprofloxacin

歷史

因為它跟斑疹傷寒同樣會造成身體出現玫瑰色斑(rose spot),古代醫生認為它們是同一種疾病。

病名來源

主條目:傷寒 (中醫)

傷寒這個病名在中國起源很早,但是這與西方醫學所說的 Typhoid Fever 不同,它指的是所有外感熱病。

在清朝,西醫將這個病名傳入中國,初期曾經譯為「肚腸熱症」、「小腸熱症」、「泰斐士熱」等。1908年,博醫會名詞委員會出版《醫學辭匯》,將其譯為「癥症」、「腸熱症」,希望作為官方名稱,但是使用不廣。

腸窒扶斯(腸チフス)則是來自日本的譯名,緒方郁藏於1855年刊行的《療疫新法》最早使用這個譯名來稱呼 Typhoid 這個病名,並取代了傳統的中醫的病名。隨著留日學生的增加,這個病名被帶回中國。

1908年,丁福保將宮本叔、橋本節齋、寺尾國平所著的《新傷寒論》漢譯出版,首次將窒扶斯桿菌與腸窒扶斯這個病名介紹至中國。丁福保認為,腸窒扶斯這個病症造成的發熱證狀,與中醫所謂的傷寒相近。腸窒扶斯之輕症,即中醫所謂「太陽病」;其熱偏於稽留或間歇者則為「少陽病」;若病重持續發熱則為「陽明病」。因此認為它即是中醫所謂的傷寒。這個說法也被當時許多學者所接受。

章太炎認為腸窒扶斯相當於太陽病中的「抵當湯證」,但是傷寒的範圍較大,而腸窒扶斯的範圍較小。何佩瑜也有類似的看法。徐仁甫則提出《傷寒論》的傷寒病即是窒扶斯桿菌侵入太陽經造成。在他們的推動之下,腸窒扶斯慢慢被稱為「傷寒」。

但是這個說法並不是所有人都接受的。1912年,浙江發生傳染病,經浙江紹興醫學會會員調查,認為這是腸窒扶斯,但是它對應的中醫病名應該是濕溫時疫。民國初年的余巖認為腸窒扶斯應該譯為溫邪或濕溫。

1955 年丁甘仁的門徒陳純仁出版《傷寒手冊》,整合了前人的說法,認為這個病證,應該稱為濕溫傷寒。根據陳存仁的說法,「傷寒」有三重意義:「第一是所有熱病的集合名詞,泛指一切發熱病;較狹義的可能就是指《傷寒論》中的麻黃湯證,一種是新的,即專指濕溫傷寒症(腸熱證),故糾纏最多。」。

病例

1907年,廚師瑪莉·馬龍開始爆發的傷寒瑪莉(Typhoid Mary)事件,可說是醫學史上有名的案例,另一位帶菌者托尼·拉貝爾(Tony Labella)感染了122人,其中有5人死亡。1914年塞爾維亞因傷寒傳染,半年內奪走15萬人的生命。1934年和1937年,西藏先後爆發兩次傷寒大流行,死亡數千人。1972年,墨西哥的傷寒大流行,有14000人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