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方生活

廚餘難處理 嘉義縣民改變生活習慣 垃圾變黃金

廚餘難處理  嘉義縣民改變生活習慣  垃圾變黃金

台灣人的家庭生活垃圾中,廚餘佔了40%,環保署自民國90年起推動廚餘回收,每日回收量從80公噸增長到今年的每天1,905公噸,廚餘堆肥產生的經濟價值達到每年26億元。嘉義縣也在95年全面啟動廚餘回收,現在每月回收量已達800公噸。

嘉義縣環保局在今年14月份,於全縣18鄉鎮市舉辦六十餘場廚餘回收說明會,教導縣民利用廚餘堆肥,並補助建立廚餘回收場,熟廚餘用以養豬,生廚餘則可堆肥作為花木肥料使用。全縣已有4,700多人次參加過講習會,成效顯著。

各鄉鎮市的婦女團體、社區組織都對廚餘回收十分熱衷,小規模的組織就使用環保局發放的堆肥桶,添加菌種,之後瀝出水份,隔一段時間就有充足的有機肥可以使用。也有社區組織自己研發改進堆肥措施,加入木屑、米糠等材料,增加廚餘堆肥的有機成分,用於澆灌花木或種菜更添養份。

廚餘回收是減少垃圾量、增加綠色能源回收的好方法,全省每天回收1,905公噸廚餘,就等於減少兩座日處理量900公噸的焚化爐,對空氣品質也有幫助。所以廚餘回收不僅是垃圾的減少,也淨化自然環境的水及空氣品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