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方生活

護心養肺小動作

 

“能躺著就不坐著,能坐著就不站著,能站著就不走著,能走著就不跑著”,這是不少人生活狀態的真實寫照。仔細想想,其實人的一生就是在“行立坐臥”這四個基本姿勢的轉變中度過的。想要在日常生活中完成養生這項“大工程”,不妨從每個姿勢、每個小動作做起。
行:抬頭挺胸是精髓
 低頭含胸、腳掌拖地、速度太快、胳膊偷懶,這是錯誤站姿“黑名單”上的前四位。低頭含胸不僅最容易帶來疲勞,還可能影響心肺功能。腳掌拖地給人邋遢、難看之感不說,更主要的是會使關節、肌肉、足弓“受傷”。走路跟“急行軍”似的,免不了與人相撞的尷尬,發生摔倒、交通事故等意外的風險也會更高。
 
 正確姿勢:小時候,我們總是被媽媽教育走路要“抬頭挺胸”,這4個字確實道出了正確走路的精髓。雖然走路動得最多的是腿,但眼睛、頭、下巴、脖子、肩、背、胸、胳膊這8個部位都是關鍵,需要你時刻“校準”它們的位置。雙眼應平視前方3-6米處;頭要抬起,尋找一種“往上拉”的感覺;把縮著的下巴拿出來保證與地面平行;脖子要“正”,隨身體自然向前移動;雙肩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;背部得稍稍向後“收攏”;胸千萬別含著,一定要挺起;胳膊別閒著,保持上臂自然下垂,以30-45度的幅度在身體兩側自然擺動。這會讓你走起來更輕鬆,看起來更有氣質和威儀。
 
養生小技巧:走路時可配合一些小動作,如拍手5分鐘、揉揉腹部等。腎不好的老人還可以踮起腳尖走5分鐘,通過按摩前腳掌內側和足大拇指來溫補腎陽。
 
 立:錯誤站姿很傷身
 
 仔細觀察在公交站等車的人,你會發現那簡直是一場站姿的“行為藝術”:年紀輕輕就彎腰駝背;背靠廣告牌,雙腳交叉;重心歪向身體一側… …身體歪七扭八是錯誤站姿的通病,這會加重肌肉的緊張度,而另一側肌肉處於放鬆狀態。還有你意想不到的一點是,內臟的位置也會隨著站姿發生位移,站姿不正會影響內臟系統的正常代謝。
 
 正確姿勢:平衡是正確站姿的第一大要義,要讓身體各部分均勻受力,要牢記這個站立口訣:一軸三平衡四彎曲,這是建立在生理結構和生物力學基礎之上的。“一軸”指的是脊柱要保持在垂直狀態,背部、腰部要直;“三平衡”指的是,雙肩、雙骶(相當於系皮帶處)、雙下肢的左右兩邊應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;“四彎曲”則是與脊柱的形狀有關,脊柱並不是一條直線,它有4個生理彎曲:頸部向前凸、胸部向後凸、腰部向前凸、骶骨向後凸。“軍姿”不是最好的站姿,因為肌肉過於緊張。
 
 “站如松”還有“輕鬆”的含義,站立時可以雙腿微曲,兩手自然平放。
 
養生小技巧:長時間保持站姿很辛苦,老年朋友尤其如此。可以閉上雙眼,頭朝天做個深呼吸,練習肺活量;可以雙手十指相扣舉過頭頂撐撐身體;還可以走動起來,甩甩手扭扭腰。
 
坐:全身拍打健健腦
 
久坐本就是現代人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,不良姿勢無異於雪上加霜。最常見的有5種:彎腰駝背眼緊盯屏幕;身體扭扭歪歪倒向一側;手托腮的“思考狀”;看似舒服的“二郎腿”;用頭和肩夾著打電話。此時,如果從背面給脊柱畫張素描圖,它扭曲著的姿勢一定會令你大吃一驚。“四彎曲”完美的生理弧線,被我們生硬地扭成了S型,它們努力支撐身體的重量,毫無美感可言。很多頸椎病、肩痛、腰背痛、靜脈曲張、眼部問題等都是因錯誤坐姿引起的。
 
 正確姿勢:在這裡向大家推荐一個“123”原則。“1”指1個數據----60厘米,說的是眼睛離電腦的距離應在60厘米左右;“2”是兩個幫手,一個是藉助靠墊幫助身體緊靠在椅背上,另一個是藉助書本、木盒等物將電腦“抬高”,保證視線落在電腦中央偏下一點的地方;“3”則是正確坐姿不可缺少的3個直角,即手臂在肘關節處要形成直角,大腿與後背要形成直角(後背應緊靠椅背),雙腿在膝蓋處形成直角。
 
 養生小技巧:工作時,全身拍打法是最好的“健腦功”,能讓你緊張忙碌的精神放鬆下來,做法是:沿著小腿、大腿、臀部、腰部、肩部、頭部一路用雙手拍打,每個地方10次。還可以按摩太陽穴、百會穴、鳳池穴等,每個穴位各1分鐘。此外,用頭寫“米”字、幹抹臉、拽耳朵也很方便,坐車或工作時都可以做。當然,最關鍵的還是每坐40分鐘,一定要站起來走動走動,扭扭腰擺擺頭,哪怕喝水、上廁所都好。
 
 臥:平心靜氣右側臥
 
 半躺著看電視、蜷縮在沙發里、四腳朝天仰臥、雙手搭在胸前、“青蛙式”地趴著,都不是正確的臥姿。這些姿勢可能會導致呼吸不暢,給臟器、肌肉等增加不必要的負擔,甚至影響睡眠質量,從而引發更多的健康問題。
 
 正確姿勢:一是右側臥,這種姿勢尤其適合老年朋友;二是“臥如弓”,兩腿自然彎曲;三是平心靜氣,排除雜念的心境。對於健康人來說,右側臥位的睡姿能避免對心臟的​​壓迫,放鬆全身肌肉組織,消解疲勞。不過如果肝膽不好,建議採用左側臥位;有嚴重心臟疾病的人應聽取醫生的建議是否採用坐位或半臥位。
 
 養生小技巧:睡前平躺在床上,可以揉腹部健脾胃,方法是:圍繞中腹部,右手搭在左手手背以適中的力道逆時針揉30下,再換成左手搭在右手手背順時針揉30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