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事社會

長榮罷工給台灣上的一課 勞資爭議將是社會常態

長榮罷工給台灣上的一課 勞資爭議將是社會常態

三輸的航空業罷工成勞工運動轉捩點

長榮航空與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今日簽定團體協約,協約共兩份雙方各自保留,協約以中華民國法令為準,若雙方引用本協約,有所主張、有爭訟,以台北地方法院第一審管轄法院判決為主。長榮航空表示,雙方簽訂團協內容主要包含8個項目,主要仍以6月29日董事長林寶水所給出的6大方案為主軸,包含和平協議、國內線不罷工、增加飛安服勤獎金等。

長榮航空表示,團協8項內容,第1是桃空職工3年不能再次罷工。
第2,如果桃空職工這次罷工言行合乎法律,公司會尊重。
第3,國內航線不能罷工。
第4,飛安服勤獎金,短班每趟來回給予300元、越洋每趟500元。
第5,BR184、BR198、BR108東京航線10月到隔年3月,共6個月開放組員過夜,BR716北京航線4月及6月到8月及開放組員過夜。
第6,定期勞資互動,在某些狀況的人力減派或減少外站休時,公司願與工會討論。
第7,人評會開放民選教官5名,輪值參與人評會議,佔1席陪審委員,具發言表決權,以及1名現役空服員可陪同當事人。
第8,給予工會理監事共11名(依實際人數為主),每年共25天會務假,會員代表大會由公司協助調整班表。

即使罷工落幕,平心而論,這場罷工一個贏家都沒有,從工會、長榮航空、政府、消費者皆損失不少,而且罷工落幕後,有四個考驗才正要開始。

長榮空服員罷工自6月20日起迄7月6日止,共計17天,影響航班1,440班、影響旅客次近30萬人,長榮航營收加上周邊損失保守估計近30億元。

第一、就工會而言,此次罷工不僅沒成功,連「慘勝」都算不上,業界就分析,此次工會的突襲式罷工,讓資方沒有緩衝空間,加上後續的操作太過「政治性」,誤判情勢,最後,工會原本最堅持的三個主訴求完全退讓,包括日支費、禁搭便車、勞工董事。今晚工會雖歡呼,明眼人卻都知箇中滋味。
進一步說,工會一開始錯估情勢,讓罷工曠日費時,耗損工會內部成員士氣,加上並未爭取到原先堅持的要求,加上協約簽署三年內不能罷工,未來工會必然要面對會員對工會的信任問題。
換言之,此次罷工事件落幕後,工會力量勢必遭到削減,而社會對工會的觀感、評價也勢必重估。

第二、對長榮航空公司而言,長榮航當然也沒贏,在罷工期間,「地空互嗆、公司緊繃」已經造成內部的裂痕,空服員與地勤人員趨向分裂,未來長榮航管理上,必然遇到若干問題有待解決。平心而論,長榮航內部「心結」短期內確實也無法解決。
一位經歷過華航空服員罷工事件的航空界人士就表示,儘管已經三年過去,華航的內部問題只是「沒有掀開的秘密」,大家表面上好聲好氣,私底下仍有著「疙瘩」,長榮航空這次地勤與空服赤裸裸對罵,要撫平裂痕的時間將比華航更長。

第三、蔡總統、交通部、勞動部政府出手,成為此次罷工落幕的關鍵。業界就指出,近期交通部長林佳龍發言,官方以「航權、航線」作為要脅,讓長榮航不得不退讓、點頭,是勞資爭議落幕的關鍵。
若僅就官方以「公權力」介入,推使資方在勞資爭端上退讓,這一點究竟對錯,確實仍有待商榷。在標榜自由競爭的市場,官方同用國家的資源,讓民營企業做出退讓,且官方並非依法而是以「威脅」手法干涉企業經營,這對追求最大利益為目標的民營企業而言,無異是個傷害。

第四、長榮空服員罷工事件落幕後,全台各產業勞資雙方的緊張問題仍在。
此次勞資雙方簽署團協,但長榮航被迫放棄3條和平條款,這可能為「下一次罷工」埋下伏筆,雖説三年內工會不得罷工,若三年後又遇到類似問題,勞資雙方、社會甚至官方還有能力承受嗎?值得思考。

工會當然是慘輸,從預謀式罷工,引爆全民怒火,到耍小手段不讓空服員取回三寶,最後不斷自爆,一連串的謊言與口誤,更讓這場罷工成為一場笑話,勞運史上大概也很難看到,竟可把最美顏值罷工弄成「爹不疼、娘不愛」的鬧劇。

其實蔡英文總統很清楚,三年前華航空服員罷工,是因為華航的官股背景,加上那句「若非忍無可忍,不會罷工」,才讓剛接任華航董事長的何煖軒,簽下完全退讓的條款,進而讓空服工會認為長榮也可以這樣搞,釀成此次罷工。

如果政府零介入,這場勞資對決就是實力論輸贏,長榮大可以要談不談,坐等最後勝利上門,且隨著空服員陸續取回三寶,運力逐步恢復正常,加上工會自亂陣腳,喪失輿論支持,最終一途就是解散退場,顏面全部掃地。

對長榮航來說,雖然可以慢慢耗,但也得思索如何讓這場罷工大戲落幕,在蔡英文總統、交通部長林佳龍喊話後,不管是官話還是場面話,這確實是個好時機,也讓工會有臺階可下。

不管帳面營收損失多少,長榮至少證明那句「長榮不是華航」是玩真的。就看面子做給政府後,政府能拿出怎樣辦法,杜絕外部工會勢力干預民營企業運作,不要只會「收割」。

空服員突如其來的罷工,對於長榮航空營運影響、社會的動盪不安,以及旅客的不便,可想而知。但你我都是勞工,更不能忽略每一次罷工運動對於合理化台灣勞動條件的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