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欄banner

醫療亮點

動物實驗對台灣狂犬病疫情毫無助益

【12月6日,台北訊】針對野生動物與寵物進行大規模疫苗計畫,才是預防與控制狂犬病感染的最佳短期與長期措施。

雖然台灣受感染動物身上的狂犬病病毒株經過序列分析後,發現其與鄰近各國的病毒有所不同,但是這種病毒的糖蛋白序列—亦即疫苗所針對的病毒部份—與其它狂犬病病毒有90%以上相似。根據這項資訊,狂犬病專家相信,現有疫苗對於這種新病毒株將具有預防功效。此外,關於未接種疫苗犬隻受到狂犬病感染,因而必須安樂死的報導,證明這種病毒株的傳染途徑與症狀和其它狂犬病病毒並無不同。

若要確認疫苗對流浪狗與野生鼬獾的有效接種劑量與保護力,可以進行體外病毒中和實驗。先給動物施打疫苗,再抽血並分離出含有抗體的血清。在血清中混入狂犬病病毒,然後再加到細胞培養皿中進行測試。若動物被接種成功,血清中的抗體便能防止病毒感染培養皿裡的細胞。

根據農委會截至10月23日公佈的全台灣狂犬病監測結果,目前發現1隻狗、1隻錢鼠及201隻鼬獾感染狂犬病,但農委會卻計畫以14隻米格魯幼犬、100隻小鼠及未公布數量的鼬獾進行狂犬病感染動物實驗。然而,對犬隻進行大規模疫苗接種為已知解決方案。中國大陸已證明疫苗覆蓋率大於70%便能有效防疫。

此外,根據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搜尋引擎PubMed所顯示的數據,在過去20年內340篇狂犬病研究報告中,有高達338篇研究報告皆沒有使用狗進行病毒感染力與疫苗保護力的測試。台灣所主張的動物實驗,不僅對狂犬病疫情控制無助益,且落後國際標準,同時危害台灣國際形象。